本来在暑假前就信誓旦旦要更一系列的产品萌新踩坑文,结果中途学车、旅游加上偷懒,搭好博客就已经九月半了。也算是从八月份比赛结束以后休息到了现在,接下来也该继续好好工作了,在推进二期产品的过程中,努力更新一下博客。
关于我和这个系列
首先作为ZJUT计算机专业新晋大二学生,过去一年里我尝试过很多东西(前端、移动端开发等等),但都是浅尝辄止。我不知道我到底能做出什么样东西,一边反省着自己菜,一边又因为懒惰很少去实践,这样就困在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里。
后来我经历了谈恋爱、转专业和参加了大学生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大赛等等大事件,这些虽说没让我彻底认定未来要做什么,但比起刚开学的迷茫,心底多了坚定和(谜之)自信。
对我入坑产品影响最深的是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赛,这系列要分享也就是我在那次比赛中做PM的经历。
写博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回顾一下2018年3月至6月,我们做产品的整个过程,做一些经验总结。同时我也会在文章中分享一些我看的关于产品和做PM的书和我的一些胡思乱想。
如果能给想进坑的朋友一点启发,是我的荣幸。
关于PM
官方(百度百科)解释是这样的↓↓↓
产品经理(Product Manager)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,产品经理负责市场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,确定开发何种产品,选择何种技术、商业模式等。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,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,协调研发、营销、运营等,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,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。
作为一个PM无法避免地会涉及到需求寻找、产品规划、开发过程、协调研发、后续运营。简单地说,就是PM要有灵敏的“触觉”、会一些开发、会一些运营、会统筹规划等。
这些灵活复杂的要求,也导致了很多人对PM的几个误解。
- PM要啥都能做,面面俱到。
PM并不是独立开发者,他是一个产品的肋骨没错,但更多的作用是在协调规划和产品调研上。所以有时候团队里技术性稍弱、但协调性更强的人更可能担任这个职位。(没错就是在下) - PM是一个团队里最大的
从我这个系列的名字,大家就可以猜出来,PM在一个团队里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。反而因为要考虑各种方面,变得小心翼翼(反应在不敢瞎改需求、专业给开发捧场等等)。 - PM很轻松,可以啥都不会
其实在各个产品流程中,PM的工作并不会比任一职位要更轻松,因为在推进工作的同时,PM还要提前规划和回顾整理。(加上文档大山,那脱发一点都不居于人后)
当然很多东西我也还在学习,希望以后能成为更成熟更优秀的PM。
关于蜗壳和蜗壳团队
比赛之初,经过数次头脑风暴和方案商议,我们团队最后确定了办公小程序这个主题。
其实如果大家想做点东西,但不知道做什么,最直接的步骤就是:
1.查看想进军领域的热门产品信息,寻找缺口和热点需求
2.在时间限制下进行头脑风暴,如有团队,及时汇总
3.考虑新颖性、实用性、可行性等等进行筛选
4. 看情况重复1、2、3
蜗壳的idea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诞生的。之所以叫这个名字,是取了WORK的谐音。顾名思义,这个小程序着眼于个人办公和团队管理。
因为比赛的限制,我们团队只有三个人。“麻雀虽小,五脏俱全”,产品、UI、开发、运营等我们一个没少,以求最大限度还原产品开发流程。
这一块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后续更新。
前言就先说到这里吧。
总而言之,希望我能在博客里留下一点干货。(虽然接下来的更新中,大家立马就会发现我==一个废话菜鸡+拖延症患者。)